当前位置:首页 > 探索 > 云端之上有蛙声 高黎贡山出奇才——记高黎贡山两栖类和爬行类腾冲本土专家、“蛙哥”杨申品 正文

云端之上有蛙声 高黎贡山出奇才——记高黎贡山两栖类和爬行类腾冲本土专家、“蛙哥”杨申品

来源:龙爪玉茂网   作者:知识   时间:2025-02-24 11:19:42
腾冲新闻网由腾冲市融媒体中心主办▼更多精彩推荐,蛙哥请关注我们▼庄稼汉也能成专家故事得从3年前说起 。云端有蛙杨申2018年8月中旬 ,上专兰州大学 。声高山出山两“中国动物学会两栖爬行动物学会分会2018年学术研讨会”邀请了一位来自云南腾冲的黎贡黎贡非专业人士参加 。会上 ,奇才栖类这位皮肤黝黑 、记高身材健硕的和爬小伙子携带研究成果来到会场 ,向与会专家学者分享了《腾冲拟髭蟾繁殖生态学研究》的行类报告 。腾冲拟髭蟾 ,腾冲那是本土当时在高黎贡山发现不久的一个新物种 。朴实无华的蛙哥语言、详实准确地阐述 ,云端有蛙杨申不禁让专家学者们暗暗称许 。上专杨申品在两爬学术研讨会上做报告他不是声高山出山两博士研究生 ,也不是专家学者,是个地道的庄稼汉 ,一个只是初中毕业的护林员 。他就是来自高黎贡山自然保护区腾冲管护分局大塘保护站的一名普通护林员 ,一个凭借自己浓厚的兴趣和足够的努力成为高黎贡山两栖类和爬行类本土专家,当地远近闻名的“蛙哥”杨申品 。腾冲的自然宝库中珍藏着太多已发现和未发现的两爬类物种 。从2014年至今,在腾冲高黎贡山已先后发现3种两栖动物新种 ,分别是:腾冲掌突蟾、腾冲拟髭蟾和腾冲齿突蟾。学术界统一用"腾冲"这个地名来给这些新物种命名,凸显腾冲高黎贡山极其丰富且独特的生物多样性资源。而后两种新物种的发现都与这位大名鼎鼎的“蛙哥”杨申品的探索和努力密不可分 ,这位天天钻山沟、趟溪流 、觅新奇的护林员功不可没 。腾冲齿突蟾腾冲拟髭蟾专家引路 与蛙结缘开展物种资源监测 ,是保护区管护人员和护林员的一项重要工作。发现动物的窝、足迹、羽毛、粪便等 ,他们都会详细拍照、记录 。对于从未见过的动植物,他们更是不会放过拍照留存的机会 。一不小心,就有可能发现一个全新物种。作为保护区的护林员,大多都是高黎贡山山脚村庄的村民 ,他们没有专业人员的知识储备 ,但在长期的巡山监测过程中,也跟随保护区的专业管护人员和到此开展野外调查的动植物研究专家 ,学到了许多物种识别的技能,不少护林员都为新物种的发现 、研究作出了贡献 。杨申品听声识蛙今年34岁的杨申品,便是其中的典型代表 。他于2009年加入保护区保山管护局腾冲分局大塘管护站 ,担任大塘管护站的护林员。2015年3月,高黎贡山自然保护区保山管护局腾冲分局第一次做长臂猿大调查 ,杨申品也参与了此次调查,一天的调查下来非常辛苦 ,回来后 ,同行的专家老师要出去做两爬调查,杨申品主动请缨参与夜间的两爬调查工作,他说道:“能和各位老师研究两爬动物 ,不仅是自己的兴趣爱好所在 ,同时也能和各位老师学到更多的两爬动物知识,感觉一天的疲惫感都烟消云散了” 。在河边调查的过程中 ,他们偶然听见河边有一种特别的鸣叫声 ,于是他和老师一起循着声音去寻找 ,终于在林子下面的枯叶里找到了一种蟾  ,他之前都没看见过这种动物,当时同行的老师虽然没有轻率地作出判断 ,但根据一些形态特征心中已笃定这是一个好东西 ,这就是后来被鉴定为两栖类新物种的腾冲拟髭蟾 。杨申品翻石头找蛙说起这位引路老师、两爬专家杨剑焕,与杨申品可谓是莫逆之交,他两是同姓同岁的人 ,两人第一次认识  ,杨剑焕就被他踏实肯干的劲头很欣赏,对他探究两爬类的浓厚兴趣给予肯定,深入接触后 ,更是与他惺惺相惜 。杨申品就经常在微信 、电话里向杨老师请教一些关于两栖爬行类的知识,他深入山间林头去调查 ,而杨老师则为他提供技术指导,杨老师每次来腾冲出差,两人都要小聚一下 ,交流探讨一番。就这样 ,杨申品在杨老师的的指导下对腾冲拟髭蟾展开繁殖期的生态学研究。两栖爬行动物大多数在晚上出来活动 ,春夏之际,赶在夜幕降临之前  ,杨申品一有空就和同事钻进高黎贡山的山沟中,伴着一片蛙声蟾鸣  ,开始了监测记录:鸣叫规律、身体特征、产卵地、抱团方式……忙碌过后  ,经常已是凌晨一两点 。杨申品和同事在晚上做野外调查揭秘新物种带来的喜悦,让杨申品干劲十足。命运似乎总是垂青于生活中的有心人,2017年6月 ,杨申品像往常一样  ,在巡护途中一路观察 ,看到新奇的东西就拍下来,于是,腾冲齿突蟾就和杨申品上演了一场邂逅 ,一次山脊巡护中 ,经过荨麻河头时 ,在竹林地的一处小山沟里 ,杨申品听到一种很小的蛙叫声,他突然停下脚步,同行的护林员不解的忘着他 ,看着他翻开几块石头,“是一种蟾 ,我从未见过 !”当时杨申品不确定是什么种 ,于是就拍下了照片并采集了标本 ,将照片上报给了高黎贡山自然保护区保山管护局腾冲分局 ,后来经专家鉴定后是新物种 ,这个物种被命名为腾冲齿突蟾 。杨申品夜间观察蛇“用自己的努力去把处于未知状态的物种习性摸清楚,尽量发现新物种,让更多人认识,对它进行有效的保护 ,这种成就感是其他工作无法达到的 。”杨申品表示,在担任护林员过程中获得的成就感,让自己找到了自己的人生价值。十年磨一剑 辛劳终成书这两次发现让杨申品与两栖动物结下了不解之缘,此后他只要一有空就跑去深山 、小河边看看,晚上12点后回来是常事,有时一待就是一夜,正是由于杨申品长期坚持不懈的观察 ,腾冲片区的很多两栖动物的习性被他基本掌握,其中也包括腾冲拟髭蟾和腾冲齿突蟾,杨申品成了名副其实的本土专家,后来在他的协助下 ,一些关于腾冲拟髭蟾和腾冲齿突蟾的论文得以发表,虽然是近几年才发现的新物种 ,但国内关于这两个物种也有了一些数据资料,这其中 ,杨申品功不可没 。“腾冲齿突蟾对环境的要求非常高 ,只在3000米左右的高海拔地区活动 ,栖息地常年是云雾缭绕 ,并且只在小溪的尽头 、水源处这些水非常清澈的地方繁殖 。这是来自云端之上的蛙声啊!”杨申品向我们介绍这些物种的时候 ,他的眼里有光。杨申品制作标本回到杨申品的日常生活 ,杨申品只要没事就会去山上做两栖和爬行类动物调查 ,近几年,杨申品已经累计制作标本近三百份 ,为了一个标本,有时一蹲就是几小时。“申品制作标本的时候 ,拿着镊子小心翼翼又认真的样子 ,实在是令人佩服 !”高黎贡山保护区大塘站的职工尹正凤还跟我们说,“申品经常晚上都看书看到很晚 ,几乎都是12点以后才睡”  。后来我们问他看什么书,他告诉我们“看一些动物植物图鉴 ,并用手机查一下相关资料 。”很难相信 ,一个仅为初中学历的人 ,竟能好学认真到这个地步  。杨申品制作标本只有初中文凭的他 ,凭借自身努力 ,为保护区做出了不凡的贡献 , 2017年11月获云南高黎贡山国家自然保护区保山管护局腾冲分局“巡护监测先进个人”称号;2018年8月获云南高黎贡山国家自然保护区保山管护局“资源管理和发展建设工作先进奖”;2019年和2020年连续获云南高黎贡山国家自然保护区保山管护局年度 “先进工作者奖”。2019年,因为成绩突出 ,杨申品被晋升为技术性护林员,成为保护站的骨干成员之一  。久居深山不畏苦 待遇低廉不放弃杨申品还向我们分享了采集标本过程中的一件趣事,采集纤树蛙时 ,因为它繁殖期都是在大树高处的树洞里 ,在树与树之间来回跳跃 ,声音飘忽不定 ,想要抓到它十分困难 ,杨申品努尝试了很多种办法,努力了一年多都没能抓到,他在两爬类专家哪里学习到一种方法 ,用一些竹筒装满水 ,将它拴在树上 ,这种蛙到繁殖期可能看到竹筒里有水就会跳进去了 ,每隔十天半个月申品就爬到树上去看看 ,这个方法果然见效了,成功的捕捉到了一只这种蛙,这让申品喜出望外。杨申品巡护途中记录杨申品除了对腾冲两栖和爬行类动物的种类基本了解,站里面的长臂猿监测工作他也全程参与 ,现在 ,大塘辖区内的长臂猿种群数量、种群分布 、习性等都被杨申品基本摸清 。“申品踏实肯干  ,站里面交代的任何工作他都能认真完成 ,如今像他这样的年轻人已经不多了。”高黎贡山保护区腾冲分局大塘站的职工马学军说道。杨申品给蜥蜴拍照2014年6月,杨申品正式入党,成为一名党员 ,2016年申品被其所在村选为村民代表,这让杨申品心中更多了一份责任  ,他不仅积极协助村委会完成工作 ,还经常利用村民大会的机会,向大家宣传野生动植物保护相关法律法规 、自然保护区保护条例等等 ,提高了群众的保护意识  。2019年10月,杨申品还报名参加成人高考,2020年3月被录入西南林业大学进修大专学历 ,学的还是林学专业 ,杨申品说 :“小时候没有好好接受教育,从事我们这个职业还是需要一定的专业知识,我不想自己被淘汰,我想继续研究更多更深入的东西。”他甚至想着 ,一旦大专毕业,接着再深造本科学历 。杨申品巡护途中记录杨申品是保护区的技术性护林员,也是两个孩子的父亲了 ,或许是受工作的影响,杨申品也特别爱带站里一群小孩去小河小溪边玩耍,让他们去享受大自然的馈赠 。他特别有耐心,有空就带着小孩们去认识各种各样的物种,对小孩有问必答,大塘站职工的小孩受他的影响,看到蛇都不害怕 ,“没关系 ,让申品叔叔来抓去做标本” ,小孩充满童真的说道。杨申品带孩子们一起玩耍近年来,随着物价水平的上涨,期间很多护林员因为工资低,转行从事其他生产经营活动,杨申品则选择了留下来 ,当被问到留下来的原因的时候,杨申品总是轻轻的说到 :“当年在国外打工,我曾经亲眼看到过因为过度砍伐森林,发生泥石流而导致一个幸福的家庭家破人亡 ,我想守护好高黎贡山  ,守护好这片绿水青山 ,而且这份工作能够带给我成就感 ,能够从事自己喜欢的工作,我觉得很幸福。”杨申品还是日复一日的在学习,在充实自己 ,他希望自己有新的突破和发现 ,期待他能在自己的领域上做出更多成就。左一:杨剑焕 , 左二:杨申品文字:许萌 龚祖金 陈映照图片由受访单位提供编辑 :官智钦、刘尚娇责任编辑:官智钦、姜吉辉值班总编:沈祥贵审核:王韬声明:该作品为图文原创,欢迎分享到朋友圈 ,若其他网站、其他微信公众平台确实需要,需取得腾冲新闻网同意方可转载,腾冲新闻网保留追究法律责任权利 。原标题:《云端之上有蛙声 高黎贡山出奇才——记高黎贡山两栖类和爬行类腾冲本土专家、“蛙哥”杨申品》

标签:

责任编辑:焦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