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百科 > 长四系列火箭迈入“百发俱乐部” 正文

长四系列火箭迈入“百发俱乐部”

来源:龙爪玉茂网   作者:探索   时间:2024-11-03 00:31:55
8月3日,长系戈壁滩夏日炎炎,列火乐部长征四号丙运载火箭点火起飞 ,箭迈顺利完成了长征四号系列运载火箭的入百第100次发射任务  。长四系列火箭正式成为长征家族第二位迈入“百发俱乐部”的发俱成员 。1988年9月,长系长征四号甲运载火箭发射风云一号气象卫星 ,列火乐部一型新火箭、箭迈一颗新卫星,入百携手开启中国航天的发俱新纪元。35年后,长系身经百战的列火乐部长四火箭再遇风云卫星 ,共同踏上建设航天强国的箭迈新征程。不惧高温,入百长四再验新技术夏季高温,发俱酒泉卫星发射中心最高温度连续几天都在40摄氏度以上 。长征四号丙运载火箭是一型常温三级液体火箭  ,推进剂需要保持在20摄氏度左右才能满足发射要求,在连续高温的环境下发射,对火箭试验队而言是一次不小的挑战。为此,火箭试验队结合发射塔架的能力,针对高温天气开展了包含15种工况的模型计算 ,将加注速度、推进剂升温过程、发射窗口期温度等外部因素全部考虑在内 ,并持续1周测试塔架保温能力,确保无论是高温还是常温环境,都有相应措施确保火箭顺利升空。长四丙火箭作为一型成熟型号  ,经过近几年高密度发射的锤炼 ,已经形成了一套可靠、高效的工作流程 ,每发任务的技术状态并没有太多改变 。维“稳”之外,长四丙火箭被定位成新技术验证平台,对落区控制系统、火箭末级在轨利用  、离轨帆等技术开展先行先试 ,做一名创新“先锋” 。连续成功 ,攀登技术新高峰“可靠性是设计出来的 。”长四丙火箭试验队副总设计师梁艳迁说,尽管老百姓对中国航天的成功习以为常 ,客观来说 ,航天依然是一项高风险事业,必须保持警惕  、精益求精  。每研制一发火箭 ,都要考虑“天平”的两端 :一端是成本,包括对时间进度、性能指标等方面的考量;另一端是成果,要确保发射圆满成功、万无一失。这要求研制队伍不断积累摸索,把每项工作做到位 ,精准识别风险点 ,找到实现“高质量、高效率 、高效益”发展的最优解。以高质量发展为导向,长四型号队伍正在开展多星堆叠发射的技术预研 ,以满足低轨卫星星座布局的需求;通过智能技术为火箭赋能  ,利用智能飞行检测系统,使运载火箭具备感知 、学习和环境自主适应能力,提升火箭安全性、可靠性;针对火箭单点和薄弱环节不断开展优化设计,从技术源头着手压缩流程、节约时间 。“可以‘备而不用’ ,但一定要进行能力储备。”梁艳迁介绍 ,长四系列火箭一方面要完成好存量任务,另一方面要利用好每次发射机会 ,开展可靠性提升、任务适应性、流程优化的探索验证 ,为航天后续发展积累技术。以此为基础,新一代运载火箭将站在前辈的肩膀上走得更快 、更稳、更远 。以梦为马 ,共同踏上新征程自1988年发射第一颗风云气象卫星以来,长四系列火箭共计发射了11颗风云卫星  ,占风云家族的半数以上,并且发发圆满成功,因此长四与风云也被称为“最佳搭档”。35年来,风云卫星探测能力不断提升,长四系列火箭优化升级,星箭相伴相生、相互促进 ,以实际成绩助推中国航天成为享誉国际的一张“名片” 。一组数据可以看出长四系列火箭的变化 :700公里太阳同步轨道运载能力从2.5吨提升至3吨  ,整流罩型谱与火箭构型的不断完善 ,满足了从单星到双星、三星的发射需求,可靠性专项提升工程保证了火箭测试和飞行过程的稳定 ,流程再造和成立专业化测发队伍使工作流程时间缩短30%以上 ,长四系列火箭发射密度从两年一发跃升至每年十余发。长四系列火箭的发展史 ,也是型号队伍人才的成长史。在火箭试验队中 ,八院149厂胡子彪师傅是一名从事运载火箭总装工作37年的特级技师,他参与完成了90余发运载火箭的研制及外场试验任务 ,也是公认的干得最多、干得最好 、干得最快的首席 。八院803所的施淼琴是箭上控制系统的专家 ,她在入职第一年见证了长四型号的首飞成功,又在职业生涯的最后一年主动请缨 ,以数据判读人员的身份,见证长四系列第100次任务的历史性时刻。在这100发任务期间,长四系列火箭发射量台阶式上升,与此相对应,进场工作时长从一个月缩短至18天 ,试验队员从100多人优化至60余人 ,长四系列火箭在高密度发射态势下取得连续成功。如今 ,90后 、00后走上工作岗位 ,他们扛过老一辈航天人肩负的责任 ,顶住了高密度发射的压力,传承着航天精神的不竭动力,也与全体航天人共享大航天时代的光荣与梦想 。接下来,长四系列火箭将继续逐梦蓝天,开启下一个“百发”新征程 。文/胡蓝月摄/王淇俊 、刘家益编辑/刘淮宇 任长胜校对/高一鸣监制/黄希举报/反馈

标签:

责任编辑:综合